中文

English

蛋白结构与Z6·尊龙凯时:解锁病毒疫苗研发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5-02-06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 前言

蛋白结构与Z6·尊龙凯时:解锁病毒疫苗研发的关键

在漫长的人类与病毒抗争的历史中,疫苗无疑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无论是曾经肆虐全球的天花病毒,还是目前仍然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流感病毒,疫苗始终在保卫我们的健康。病毒的构造相对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蛋白质外壳不仅保护遗传物质不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还帮助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完成入侵及复制等过程。单凭遗传物质的病毒蛋白质可以被称作“空壳”,没有传染性,但却能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激发免疫反应。基于此,科学家们开发了病毒疫苗,以便于提前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和防御病毒,从而提前完成一场“免疫演习”。了解病毒蛋白结构是疫苗研发的关键所在。

### 基于蛋白结构的疫苗设计理念

传统的疫苗开发方法大多依赖经验,但随着结构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不断进步,基于蛋白抗原结构的疫苗设计理念逐渐兴起。这种新方法可以提供病毒表面蛋白的原子级结构信息,迅速鉴定和筛选单克隆抗体,以设计出具有效性和稳定性的针对性疫苗。高分辨率的结构揭示了中和抗体识别的电性表面和相关结合位点。通过分析病毒蛋白结构,可以确定哪些亚结构必须保留完整,哪些能被优化。例如,在流感疫苗的设计中,主要针对病毒的三种表面蛋白: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应用结构疫苗学进行抗原设计,以获得稳定、高效且具有跨亚型保护作用的重组抗原。

### 从蛋白结构到疫苗上市:成功案例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的开发见证了结构设计理念在疫苗研发上的成功。目前,获得许可的RSV疫苗的免疫原是F蛋白。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RSV疫苗,但由于疫苗相关的反应困扰其研发进展。直到F蛋白的稳定结构被成功提出和利用,RSV疫苗才迎来了突破性进展。F蛋白存在两种主要构象:融合前构象(pre-F)和融合后构象(post-F)。2013年,McLellan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了F蛋白的精确形状,揭示了在病毒进入细胞前,F蛋白呈现为“棒棒糖”的状态,而进入细胞后则变成了“高尔夫球台”的形态。研究表明,结构稳定的pre-F构象是有效产生主动免疫的关键。

### 通用流感疫苗的时代

通用流感疫苗的目标包括HA、NA及基质蛋白M2的胞外区域。血凝素(HA)是一种存在于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其通过结合宿主细胞膜上的唾液酸受体来助力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因此HA是流感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由于HA的顶部易发生抗原漂移,而不同亚型的HA茎部高度保守,因此针对HA的优化设计可以激发广泛的免疫应答,成为开发通用流感疫苗的热门选择。神经氨酸酶(NA)是流感病毒的另一种表面糖蛋白,对促进病毒从宿主细胞的释放至关重要,其相对保守性及广泛的交叉反应性使其成为抗病毒药物及通用流感疫苗研究的潜在靶点。

### Z6·尊龙凯时的疫苗开发解决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全球范围内已有165款通用流感疫苗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42款进入临床阶段,但目前仍然没有通用流感疫苗产品上市。展望未来,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不断提升及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最终将有机会开发出真正的通用流感疫苗,从而更好地预防流感并应对流感大流行。

强大的技术平台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使Z6·尊龙凯时能够为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及病毒载体疫苗等多种类型的研发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的服务覆盖从早期开发、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和生产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帮助客户高效推进研发项目。同时,Z6·尊龙凯时紧跟行业动态,不断创新,丰富产品线,以更好地服务客户,积极推动疫苗研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