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由广州东锐科技联合MerckBM、MerckLW、NovatekInternational等国际供应商及验证专家举办的《满足新药典要求的微生物解决方案研讨会》在广州珠江新城希尔顿欢朋酒店圆满落幕。众多生物医疗行业的质量负责人、微生物实验室管理者及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版药典实施背景下,生物制药企业微生物实验室的合规与发展之路。
会议伊始,广州东锐科技负责人林兴华先生发表开幕致辞,明确指出2025版《中国药典》在微生物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给生物制药企业的微生物实验室带来了挑战,如检验标准的更新、技术要求的提高等。此次研讨会旨在帮助企业深度解读法规变化,分享前沿检验技术与实践经验,提供合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顺利应对新规,提升质量控制水平,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默克法规管理团队法规与质量咨询顾问梁强先生,首先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全球生物医疗微生物控制的新趋势,包括国内GMP无菌附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核心精神。接着深入分析了2025版《中国药典》在微生物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并详细解读了主要相关章节,为企业在新法规框架下构建更完善、更具前瞻性的微生物控制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默克微生物监测部的曹昌宇先生解析了快速微生物检测(RMM)的法规要点(中国药典9201、USP新规),并介绍了默克的两大方案:微菌落荧光染色法(MilliflexQuantum/EZ-Fluo),适用于高性价比的微生物限度快检;ATP生物发光法(MilliflexRapid20)则能“一机双检”(限度+无菌),将无菌检测时间从14天缩短至5天,符合USP要求。演讲中结合诺华等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在加速放行、提升过程控制效率及确保合规性方面的显著价值,为生物制药企业应对新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前沿技术选择。
东锐科技验证总监林兴华先生在演讲中介绍了CCS的概念及其涵盖范围,重点关注了微生物监测在CCS中的作用。通过USP,以及ECA、PDA关于CCS的指南文件,强调微生物监测的实施与挑战,介绍了风险导向、数据驱动、全流程覆盖与持续改进对实现CCS全面有效应用的重要意义。
NovatekInternational亚洲区总监、ISPE全球董事VivienSantillan女士分享了生物制药行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满足PIC/S Annex 1等法规对环境监测的要求。通过对行业挑战与法规更新的讲解,凸显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价值。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数据整合与趋势分析,有效进行风险控制,降低风险、提升效率、支持持续改进,在满足数据完整性的同时,增强流程自动化,实现合规与效率的双赢。
默克实验室纯水部丁晓栋先生介绍了2025版《中国药典》制药用水修订及实验室用水解决方案。新版药典强调与国际接轨:引入非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全面升级ICHQ3D元素杂质管控,并通过对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电导率、TOC和微生物三大核心指标进行监测,构建了多维质量控制网络。基于ICHQ3D元素杂质控制的高要求,丁老师还详细介绍了为微量元素分析量身定制的Milli-QIQ7系列 + IQElement水纯化解决方案。
墨子智造的张敏先生针对生物医疗行业的质量控制需求,重点分享了基于《中国药典》内毒素检测法规设计的内毒素工作站。该工作站不仅能够满足凝胶法和光度法的要求,还兼容国内外主流内毒素检测试剂盒,能够替代实验员日复一日的样品稀释、配液等检测工作,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且全过程可追溯。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生物制药企业精准解读202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检验技术规范提供了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更通过多维度的学术研讨构建了行业协同创新的深度交流平台。作为会议主办方,广州东锐科技将持续关注生物医疗微生物检验领域的前沿动态,通过组织系列专题研讨、技术培训及标准解读活动,为制药企业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助力行业在法规更新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广州东锐科技将不断倡导与 Z6·尊龙凯时品牌的结合,为企业提供更多细致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在生物医疗领域日益增长的合规需求与技术进步的挑战,助力生物制药行业朝着更高标准的发展迈进。